大众给领导干部、政府机关的来信,所反映的往往是基层公民日常日子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这样一些问题不处理,铢积寸累,就会不坚定民意。毛主席深谙这一道理,向来很注重公民大众,提出走大众路线。
所以,关于公民大众的来信,毛主席是十分注重的,以为公民大众的来信,是大众信赖干部的行为。毛主席要求各级政府机关,一定要注重公民大众的来信,而实施来信来访准则,活跃处理大众的来信,也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络大众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于公民大众写给毛主席自己的函件,毛主席大多亲身拆阅,了解民意,并尽可能地回信,尽量处理公民大众的实际问题。
关于不注重大众的来信,隐秘大众的来信来访,不反映、不报告大众意见的行为,毛主席是疾恶如仇的。
因而,早在新中国建立不久的一九五一年五月十六日,毛主席就亲笔起草,指示各级党政领导、政府机关要注重公民大众的来信。
毛主席的这个指示手稿,笔迹清秀秀美,神清气爽,虽然是手稿,却更是一篇绝妙的书法墨迹。
而令人感动的是,手稿的言外之意,洋溢着毛主席对公民大众浓浓的深厚感情,读来令人感叹不已,作为一个大国的首领,作业千丝万缕,日理万机,而对大众的工作,记挂心上,亲笔起草,不得不敬服巨人广博的胸襟以及接近大众的优秀品质。
此手稿用行书写成,字形态势略向右上顶肩,横向的笔画较短暂,纵向的笔画拉得较长,旁逸斜出,看起来神采飞扬。
字体点画丰盈细腻,笔力送到笔画的末梢,猷健冷静,每一个字,都写得一丝不苟,即使是文中交叉增加上去的小字,仍明晰翔实,绝无草草敷衍,一笔带过的踏实之感。
这篇指示,特别令人慨叹的是最初的称谓,毛主席生怕各级党政机关不明确,所以具体写道:“各中心局,并转分局、省委、区党委、市委、地委、县委、各大行政区、各省市区、各专区、各县公民政府的党组,并告中心公民政府各部门的党组”,把上上下下、各级各类的党组翔实罗列出来,指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份指示开宗明义,开门见山指明晰方向:一定要注重公民的通讯,要给公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意大众的正当要求。
而且,毛主席还把注重大众的来信说到很重要的高度:要把这件事看成是和公民政府加强和公民联络的一种办法,不要采纳漫不经心、置之脑后的官僚主义的情绪。
随后,毛主席还一马当先,亲身垂范,以自己怎么样处理大众来信作比如,手把手向党员干部教授处理大众来信的经历,真可谓煞费苦心,谆谆善诱。
毛主席起草的这个指示,既是一篇精巧的书法墨迹,更闪耀着毛主席关心大众、联络大众、为大众服务的前史光辉。回来搜狐,检查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