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全球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中枢:C2BMC

时间:2023/11/10 18:43:29   作者: 小九直播官网app下载-花洒系列

  【导读】作为美军全球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中枢神经--指挥控制交战管理与通信(C2BMC)系统,对美军整合全球导弹防御资源、发挥一体化导弹防御作战职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系统工程方面出发,详细分析了C2BMC的功能与组成、作战构想与概念、指挥体系与兵力构成。

  【导读】作为美军全球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中枢神经--指挥控制交战管理与通信(C2BMC)系统,对美军整合全球导弹防御资源、发挥一体化导弹防御作战职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系统工程方面出发,详细分析了C2BMC的功能与组成、作战构想与概念、指挥体系与兵力构成。

  “9•11”事件以后,随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S)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全球化、综合化、一体化趋势。美军建立全球一体化BMDS的目的是拓展导弹防御能力,使之不仅能保护美国本土目标,还能保护本土以外的驻军、友军和盟军目标,并能在威胁目标(导弹)飞行的所有阶段实施拦截。BMDS要求所有的海陆空天传感装置、拦截装置和通信系统都必须密切协调,并连续不断地监测、追踪、确定和摧毁来袭的弹道导弹。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指挥控制交战管理与通信”(Commandand Control, Battle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s --C2BMC)是联系各种独立的各种武器、武器平台、信息技术系统、传感器、过程、人员、训练、业务规则和指挥关系的中枢神经系统。C2BMC由复杂的网络、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负责统筹美军全球26个分散的BMDS作战指挥单元,并进行分层统筹规划、协调统一,以最佳方式分配作战人员和武器系统,使弹道导弹防御能力与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指挥控制交战管理与通信”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导弹防御局前局长、空军中将罗纳德·T·卡迪什在8年前提出的,该理念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实战需求,即把“宙斯盾”反导系统、陆基中段防御(GMD)系统、前沿部署的X波段雷达系统等BMDS资产联为一体,构成一个全球BMDS网。利用该系统,指挥员将能够在任何地区、任何导弹飞行阶段,把任意传感器和任意武器连接起来,应付任何规模、任何类型的攻击。另外,C2BMC项目办公室在2010年提出了3.4亿美元的预算请求,大部分费用将会用于C2BMC软硬件的继续升级,利用传感装置管理和通信等促进主动防御能力。

  C2BMC的作战环境包括:在参加或支援主要作战行动(MCO)中,能提供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能力的所有作战司令部、职能司令部、下级联合司令部、作战单元等;在主要作战行动中,大直径火箭(LCR)、巡航导弹、短程弹道导弹(SRBM)、中程弹道导弹(MRBM)和洲际弹道导弹(ICBM)等的威胁,威胁的规模可能从几百枚大直径火箭/短程弹道导弹到几十枚洲际弹道导弹;在主要作战行动中的多层防御,包括防御力量在导弹飞行的助推段、上升段、中段和末段攻击和摧毁目标的能力。这种防御能力将是一种分布式的系统集成,包括传感器、发射装置、交战管理、指挥与控制以及通信。

  C2BMC可以被视为将决策者、武器和传感器在网络环境中联系到一起的“中间件”---即中枢神经系统。

  图1说明了C2BMC任务的动态和困难性。每一个方框或八角形都代表了一个敌人导弹位置、速度、高度和估计的企图的组合。C2BMC一定要能“看见”威胁,分析威胁,了解威胁并对威胁排序。同时,C2BMC一定要考虑作战指导、可用的防御力量、防御能力及抗击排序过的威胁的时间/空间选择方案。最后,C2BMC必须为根据先前完成的防御计划来制订武器/传感器集成行动方案(COA)提供指导,以实现攻击并将这些计划发送给执行的火力控制和交战管理系统。

  C2BMC的基本功能是作战指挥人员在已经建立的指挥与控制关系中,进行BMDS计划、监测与指挥。C2BMC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结构,其目的是为集成导弹防御和可能的区域防空作战提供支持。

  C2BMC包括三个既有区别又彼此重叠的要素:指挥与控制、交战管理和通信。 “指挥与控制”包括了多层含意,但是在BMDS环境下,它的功能主要是为防御者提供两个领域的服务:策划和态势感知。C2BMC交战管理不同与独立武器系统的火力控制,其功能是支持作战指挥官做出决定,并把决定传达给独立武器系统来打击目标。而一旦打击任务传递给武器系统,就只能由武器系统来决定是不是可以进行打击、选择具体的打击武器以及在打击武器抵达威胁目标前来控制等。在通信方面,C2BMC则基于全球网络栅格(GIG),为BMDS提供通信能力,有效地管理和分配重要数据。

  C2BMC不仅仅是这些单独能力的叠加,C2BMC与传统的BMC3I相比,已转变为真正以网络为中心的作战活动。它是一种统筹的概念,将建模和仿真、周密计划和分析算法以时间约束的方式集成在一起,为决策者“建议”解决方案和交战顺序。用数据处理方法和综合算法来描述、组织和排序大量的瞬息万变的作战变量。这种BMDS的“中间件”将是未来信息化作战(IO)指挥与控制概念的开创者。

  如图2所示,完整的C2BMC应具备以下5种能力,即:态势感知能力、适应性计划能力、交战控制能力、建模仿真与分析能力、通信能力。

  C2BMC的态势感知能力是以网络中心,建立共享的态势感知。以这种方式,C2BMC向分布于全球的每一个BMDS作战单元、计划人员、执行人员、高级指挥人员提供与其各自任务和责任相对应的全部态势感知。态势感知包括制订通用作战图所需要的所有数据,这种通用作战图表示了BMDS各单元的情报管理文件(IMD)、作战能力、系统能力、防护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C2BMC将作战、情报和后勤信息集成为一体,形成通用的信息、数据和产品,得以用最佳的方式来部署BMDS中的传感装置和武器系统,抵御已知威胁。C2BMC的初期发展阶段强调态势感知能力,已具备的多种态势感知工具包括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视窗,它能够给大家提供高清晰威胁图片,追踪和处理简要数据,还可以在体系工作站上显示合成弹道导弹图片。合成的弹道导弹图片提供了一种详细的威胁图片、打击时间表、威胁程度和各个构成部分状态。其基本功能描述如下:

  1)了解威胁——C2BMC将综合ISR报告、现有的威胁/防御模式、各种建模仿真和分析工具,并从知识库中提取的算法来“计算”威胁及其企图。

  2)威胁排序——C2BMC将评估每一个威胁并根据分析报告来对其排序。分析报告包括威胁评估、防御级别等,高级指挥员依据经过排序的BMDS资产清单实施指挥。此外,C2BMC还能提供后续任务中按防御级别所需的项目补充能力,包括必要的装备维护、后勤保障、人员调配和防御资产等。

  全球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将同步各种军事行动,其目的是达成全球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的战略或战役目标。适应性计划将产生优化的全球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和一套互补的战区防御计划,以协调和集成战区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全球弹道导弹防御支援计划。并派生出包括作战概念、战役计划、作战计划、支援计划、蓝色防御设计和各种命令(预警、计划、警戒、执行和作战)等文件。这些计划的制订都是在C2BMC环境下完成的。

  交战控制是一个概念性的术语,吸收了指挥与控制、交战管理的传统能力概念,在交战活动期间融合计划、指挥与控制、建模/仿真和决策等活动,通过指挥与控制决策过程的自动化来缩短交战期间循环往复的决策支持时间。目的是从多个作战地区和区域的角度提供效果好、效率高的防御。

  交战控制的概念依赖于在交战发起之时就存在的已有知识库和能力及交战期间循环往复的决策支持。这个已有知识库是已经分配给BMDS的现有的态势感知、预定计划、决策、规则汇编、指挥机构、关系和责任的结合。已有知识库为指挥控制交战管理与通信行动提供了组织框架和决策支持方法。交战控制是C2BMC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适应性计划的促成者,它提供了执行战役和战术任务期间所需要的决策支持。

  作战指挥官和职能组成部队将制订交战控制功能的规则汇编。交战控制功能,分布在作战司令部的各个指挥层,并将使用规则汇编来组建交战序列,对可用的传感器和发射装置进行分类,对防御交战进行排序,决定针对每一个飞行中的再入大气层飞行器的传感器和发射装置组合,并且利用C2BMC的连通性,对每次交战的相关传感器和武器提出建议。建立控制条件所必需的规则汇编主要包括:

  具体来讲,交战控制的功能包括:一是传感装置管理。早期预警雷达可通过搜寻能力制定具体的集中搜寻计划,或者按照精确指示进行搜寻。两种方式都能大大的提升雷达监测到经过搜寻区域的威胁目标的可能性。2006年在日本部署的第1台X波段弹道导弹预警雷达即可直接受C2BMC的初始交战管理能力控制,未来C2BMC将会直接控制AN/TPY-2雷达,也可能包含别的已部署传感装置,如海基X波段雷达。二是轨迹选择。C2BMC将一种弹道导弹威胁发出的所有物体轨迹看作是一个系列化威胁目标。所有物体轨迹包括导弹抛离一些物体,如燃料箱、高度控制系统、表面覆盖层等正常碎片。有些物体会掉落,有些会随导弹飞行,对手也有一定可能会加装多种假目标。这些非致命的物体会随同致命目标一起飞行,有多种观察机制可以追踪这些物体并报告给C2BMC,随后C2BMC会综合这一些信息进行同源追踪,或者针对每个物体进行系统追踪。在系统追踪过程中,轨迹选择会确定某一条轨迹作为未来打击行动的目标。这条轨迹是最可能的打击目标。三是打击过程。C2BMC将执行一系列建立在综合打击计划基础上的功能,这一计划包含了将拦截装置按照轨迹进行分配以及切实可行的发射安排。它会将未来和当前的打击计划通知给操控者,也会将指挥部门的决定传达给发射部门。

  2.2.4建模、仿线BMC单元的建模、仿真与分析能力必须要提供分析和行动方案的制订功能,这种功能与传统的功能大不相同。建模、仿真与分析一定要通过利用描述、集成和排序多个数据集的规则汇编(算法)来实现分析的自动化。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建模、仿真与分析能力必须在要求的任何时刻,利用其“已知”信息,以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方式对多个传感器、武器、目标和交战场景进行建模和评估。建模、仿线BMC的行动、训练和计划工具共享数据,并支持评估弹道导弹防御行动方案和为实战进行的训练/演练。

  C2BMC通信功能以网络为中心,以GIG基础,由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提供支持。允许相关作战部门共享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数据集和数据库,并为作战单位提供通信连通能力。例如美国海军的宙斯盾武器系统装备的Link16战术数据链接收和共享通过C2BMC传递的各种传感器和应用程序的数据。利用Link16,该系统还可以与陆军的近程防空系统和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低容量终端等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又如,联合战术地面站(JTAGS)能接收和处理地球同步地球轨道防御支援项目红外卫星传感器数据,然后通过多战区通信网络分发威胁导弹数据给前方部队,增强战区导弹预警、导弹防御和态势感知任务能力,为部署部队和盟友的战斗指挥官提供确切的预警信息。当前的通信模式是利用全球交战管理系统在一个分布式结构中管理一个地区或战区弹道导弹防御活动。每个空中行动中心管理的职能都是通过局部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网络连接。这些局域网与总体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网络连接,用于责任区之间的通信以及与上级部门互动。当前的策划和态势感知通信也是利用同样的基本通信结构,只是这些能力(即C2BMC的指挥控制终端)分布在作战司令部、高级部门和其他总部,而不像以前那样布置在空中作战中心。获得适当授权的用户都能够获取C2BMC提供的能力和信息。

  C2BMC于2004年10月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2005年,前沿部署X波段雷达系统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太平洋司令部也加入了网络。C2BMC是由网络、计算机、软件组成,硬件设施包括工作站、服务器、处理器、通信设施支架及通信设施、态势感知网页浏览器及视频分配设备。软件设施包括弹道导弹计划规划者的新型强化能力、态势感知显示及驱动、全球统一火力控制与作战指挥者、网络系统通信设施。

  C2BMC基本的网络能力已经在2005年具备,已在2009年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美军认为C2BMC可能是目前最适合于巡航导弹防御的交战管理系统。美国战略司令部下属的一体化导弹防御联合职能司令部(JFCC-IMD)负责管理维持C2BMC。功能上C2BMC划分为以下五部分。

  弹道导弹防御任务属于美国战略司令部的责任,战略司令部负责制定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总体作战计划,以及监管弹道导弹防御按照计划执行状况。决策者将利用从下至上的逆向方式来制定这一总体计划和分支计划,以分布式模式运作。这些计划都会以消耗最少的资源为目标。决策者首先参考各个部门的计划,制定出初步战区计划,之后联合作战司令部根据战区计划来准备初步的责任区计划。联合作战司令部的这些初步计划会为美国战略司令部制定总体全球防御计划提供参考。通过审核后的总体计划会向下传达。高层部门会通过美国战略司令部批准计划的执行。

  为战前(周密制订计划)、临战(危机行动计划)和/或投入交战(动态重新计划)各阶段制订作战计划提供条件。

  集成单独的传感器与武器单元。为在BMDS内迅速、准确地提供通畅的连通性。

  指挥与控制的基本职能是让指挥官知道怎么有效利用有限的反导装备资源,确定适当的方法来部署和利用武力满足具体防御目标要求,抵御潜在或预期的攻击行动。将详细的数据转换成指挥官能够在应对导弹威胁时用来指导行动的情报。

  C2BMC的交战管理能力包括管理传感装置、选择目标轨迹进行打击、制定打击计划和发布命令执行这些计划。全球打击装备管理由独立的追踪处理运算法则进行支持,安装在追踪处理服务器上的运算部分会按照预警传感器和陆基雷达提供的信息制定目标追踪计划。通过C2BMC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提供了一种交战管理能力——使各种传感器与武器系统配合,为达到最佳效果而协同工作。

  为作战人员提供使用已经部署的C2BMC做试验、训练或者实战演习的能力,该系统由“雷神”公司负责研制。研究工作将在“雷神”公司位于马萨诸塞州沃本的导弹防御中心、安多弗的一体化防空中心和阿拉斯加州汉斯威尔的士兵保护中心进行。CTTO提供了全面的分布式升级、测试、训练和维护功能,并能在非战争状态下维持战备状态。

  促进了BMDS在维持作战能力和继续渐进式和螺旋式发展的同时,可以为士兵提供能力来维持作战能力、参与演习、训练和任务演练的活动。

  消除了让部队集中在某个训练设施中的需要,能够更好的降低演习活动的成本并增加了训练活动的效率。

  安全地将威胁数据和形势数据输入到作战装备,以利用各种传感装置和武器系统相结合,执行各阶段的打击活动。

  经长达8年的建设,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S)的建设已初步具备了战斗力,并以C2BMC为核心,在进一步整合区域防空、巡航导弹防御以及盟国的BMDS的基础上,以网络为中心呈现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全球一体化是美国发展导弹防御系统的最终目标。在此全球一体化的需求牵引下,C2BMC必将充分开放,兼顾反巡航导弹和空中威胁,作为一体化防空和导弹防御(IAMD)的一部分,并最大限度地集成其他导弹预警、进攻性打击行动、太空监视等相关任务。

  上图说明了C2BMC必须集成的导弹防御的基础和支柱。一体化导弹防御的基础——支柱结构(从现有的战区导弹防御条令扩展而来)说明了需要一种现实的网络为中心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与其他系统的连通性和互操作性。这种网络中心性给C2BMC概念的演变带来非常大的挑战。其“一体化”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C2BMC项目将17个时区范围内12个单位的26个BMDS作战指挥单元中的系统加以综合;部署了超过800个装备和3个卫星通信系统;设立了超过70个前沿哨所;每年训练超过700名操控者、维护人员和测试人员;受到了超过48000英里的国防信息系统局通信线路支持。

  二是研制的一体化:在美国导弹防御局的领导下,导弹防御体系越来越向综合化、一体化、统一化发展,该局统一导弹防御职能包括:传感装置并网注册、关联、系统追踪、辨别、交战管理、打击/摧毁评估和通信。统一导弹防御职能中的每个职能都由BMDS中的某个职能单元领导,在其他职能单元的配合下保证不可能会出现重复性的工作。C2BMC是这些统一导弹防御职能的中心内容,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所有弹道导弹防御构成部分的一体化行动。

  三是军种的一体化:陆军的一体化防空和导弹防御作战指挥系统(IBCS)是陆军战区防空和导弹防御工作的重要部分,是战区不可或缺的部分。作为整合C2BMC和IBCS工作的一部分,陆军和导弹防御局达成一项谅解备忘录,制定了两个系统之间的协作框架,保证扩大C2BMC和IBCS系统之间的协同与整合。

  美国海军为加强海上防空作战能力而研制的“协同作战能力”(CEC)系统能够将舰队中各舰艇上的目标探测系统、指控系统、武器系统和舰载预警机联网,实现作战信息集成与共享,统一协调作战行动,该系统在未来巡航导弹的防御中非常有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CEC系统也将与C2BMC系统来进行整合。

  :与其它盟友的“一体化”方面,除了日本,其它的国家也表示对BMDS感兴趣。已经购买了BMDS的国家有挪威、澳大利亚、南韩和日本。然而,只有日本一个国家获得了“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的升级版。美国同意向西班牙和澳大利亚提供有关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功能的技术信息。西班牙派出一艘装备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驱逐舰参加了2007年进行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试验。美国正与荷兰商讨,不使用宙斯盾雷达而改用兼容性雷达。2006年,荷兰防空护卫舰成功地跟踪了一枚在试验中的导弹。德国和丹麦也装备同样雷达的战舰,而且每个国家都表示了对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兴趣。

  另据美国海军空间海军战术系统司令部(SPACEAND NAVAL WARFARE SYSTEMS COMMAND)的文件透露,C2BMC也将装备于固定海底广播系统(FSBS)。在FSBS中传播的信息主要用以支持海底任务的情报、侦察与监控;陆地攻击/打击;特种战争/特别行动部队(SOF)支持;战略威慑。其中战略威慑是FSBS的主要任务,可以为秘密行动的弹道导弹潜艇 (SSBN)舰队提供信息。

  美军目前还没有正式的BMDS作战概念,但是随着这种能力逐渐增强,一个多层次的总体战略构想已经日益完善。作为BMDS的“中间件”,C2BMC的参战过程能够最终靠下面假想的作战过程来说明。

  图5说明了一个假想的作战过程。示意图的时间方面是沿着底部边界的,并提供了进程需要的结构。交战前的活动包括系统直至今天的行动,包括计划更新,训练、维护、资产管理、后勤以及情报数据库的更新。这些更新应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动化。

  交战前时间轴代表了主动敌对行为之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要进行周密计划。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做好保卫关键资产的准备,但还没有紧迫的威胁(即导弹发射)存在。在这个期间,C2BMC更新已知的信息,演练指挥与控制结构和战斗节奏,确保与作战部队的连通性,接收态势报告,为情报传感器提供目标指示并建立模型,等等。战略态势是“监视”,表示对敌人活动和友军作战能力不间断的监视。交战前和交战时间轴的转换自探测到威胁(即导弹发射)之时开始。在此阶段,将全程使用建模、仿线中显示的适应性计划提供不间断的更新。

  态势感知工具与情报更新将提供指示和预警(I&W),使决策者能够在需要时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提高到更高的警戒状态。当探测到导弹发射,指挥控制交战管理与通信能力识别潜在的威胁。此时,所有时间轴都被压缩。C2BMC必须力求“了解”这个威胁。有多少个威胁?是真实的威胁还是空间发射/试验?等等。根据发射位置、速度、航向、高度和其他情报报告,是什么类型的威胁?可能的目标是什么?友军的什么资产位于或将位于能够实施防御作战的位置?一旦C2BMC“知道”这样一些问题的答案,它就能够确认威胁并开始规划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反应。

  一旦威胁被确认,C2BMC必须确定其行动方案。C2BMC将总是受一定的影响的部队和位置提供预警。随着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战备等级的提高和降低,C2BMC还将向被指挥的战备司令部(REDCON)提供部队状态报告。这种跟踪报告将依据作战能力(OPSCAP)/系统能力(SYSCAP)/防护能力(PROCAP)。此外,C2BMC必须要提供分析,为制订防御和进攻行动方案提供支持。防御行动方案的制订将包括建议的攻击序列大队,武器——传感器组合,以及有关开战和继续作战的执行命令。

  一旦做出了初始的防御决策,C2BMC就会启动“执行”阶段。在此阶段中,执行命令发布,作战部队通过攻击和摧毁威胁来实施“防御”行动。在防御行动中,C2BMC将(通过交战控制职能2)评估初期防御作战的胜败并继续完善对每一个威胁的交战计划。这样的一个过程是高度动态和来回反复的,是建立在连续的情报、作战和战斗评估报告的基础之上的。一旦战场空间中的所有威胁都被消灭(无论是通过成功的防御作战或是撞击),C2BMC将从交战转换到“恢复”。

  在交战后时间段内,C2BMC用交战行动中生成的数据更新现有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战斗命令得到更新,对敌人的企图更了解。同时,计划人员使用模型仿真与分析(MS&A)工具和计划工具调整蓝色防御设计,蓝色防御设计是依据调整的排序防御资产清单(PDAL)和蓝色/红色库存清单。C2BMC又返回到“监视”状态,为下一次攻击做准备。

  美军全球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由位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的战略司令部(USSTRATCOM)总体负责,并对导弹防御能力进行军事评估。由美国战略司令部(USSTRATCOM)、美国北方司令部(USNORTHCOM)、美国太平洋司令部(USPACOM)、美国欧洲司令部(USEUCOM)、美国中央司令部(USCENTCOM)、国家军事指挥中心(NMCC)等六个司令部根据任务情况直接指挥弹道导弹防御作战。其中美国太平洋司令部负责包括韩国、日本在内的太平洋地区导弹防御,美国北方司令部负责本土导弹防御,美国欧洲司令部负责欧洲地区导弹防御,美国中央司令部负责中东地区导弹防御。弹道导弹防御作战中,指挥官与其指挥的作战部队并不一定来自同军种,这是美军全球一体化导弹防御指挥体系的特色。另外,战略层级的情报支持由国防情报局联合情报作战中心提供。按照美军目前实施的联合作战模式,负责导弹防御指挥的联合司令也可根据威胁导弹目标的情况把指挥权下放至战区内联合部队司令部,例如美海军采用的联合部队海上司令部与海上作战中心体制,太平洋地区具体指挥控制细节可落实到海上司令部/海上作战中心(MHQ/MOC)。如果要动用战略反导资源(宙斯盾反导、THAAD、GMD)则需通过所在联合司令部启动C2BMC,以实施更高一级的作战指挥。例如,第7舰队司令战时即成为西太平洋区域的联合部队海上司令部司令,第7舰队海上作战中心负责指挥海基反导作战,如果要使用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ABMDS)和舰上安装的标准-3(SM-3)拦截弹,则启用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C2BMC终端,使用其他的传感器来提供目标信息。

  美国海军现在建立了6个完整的海上作战中心(FullMOC),分配给以战区划分的编号舰队:2、3、4、5、6、7。除此以外还有4个对应的海上作战中心(Tailored MOC),分配给舰队司令部,太平洋舰队,第10舰队,海军潜艇部队。第10舰队比较特别,它不同于其他编号舰队,不算战区性质,而是功能性质负责海军网络行动,故它得到的是对应海上作战中心。

  战区内的空军部队司令目前只担任联合部队空中司令部司令,空军正积极争取被赋予防空司令的职能,从而进一步执掌地基和海基反导系统作战指挥权。但因空军本身反导资源只有传感器(预警雷达和预警卫星),目前并无武器平台(如拦截弹等),所以空军能否能拥有战区级反导系统作战指挥权无法定论。美国空军参谋长诺顿·A·施瓦茨上将在第八届美国导弹防御年会上的发言时也表示“空军也很高兴能向未来一体化防空防导架构的指挥与控制机制提供人才和现有基础设施支持。”美国空军最大有可能实现这一“重任”的是位于德国的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的第 603 作战中心,美国驻欧洲空军(USAFE)司令官也非常有可能成为空军担任战区级弹道导弹防御任务的最高指挥官。另一方面,空军也在加紧研制空射型撞毁拦截弹(ALHK)与机载激光武器系统(ABL),以增加其在反导指挥体系中的筹码。

  全球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中的C2BMC由美国战略司令部下属的一体化导弹防御联合职能司令部(JFCC-IMD)具体负责管理维持,负责为战略司令部一体化导弹防御策划和作战提供支持,包括作战和战术层级的计划定制、部队运用和对分布于三军的导弹防御司令部进行业务管理。JFCC-IMD司令部成立于2005年1月,并由陆军空间与导弹防御司令部(SMDC)司令兼任。

  海军为C2BMC提供兵力资源的是隶属于第3舰队的海军空中与导弹防御司令部(NAMDC)、分布于各舰队的海基警戒雷达及宙斯盾反导系统。NAMDC是四级司令部(EchelonIV Command),成立于2009年4月30日,直接向第三舰队司令负责。是海军实施一体化空中与导弹防御的作战优化中心,位于达尔戈林市的海军武器试验基地,编制人员共有75人,其中25人为民事人员,另有25人为合同制雇员。司令为海军准将,也是“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项目的领导人。“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项目是导弹防御局发展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海基部分。这个部门只海军的海上、联合部队、一体化防空与导弹防御等事务,并不指挥反导作战。职责包括:在准则、组织、训练、物资、领导与教育、人员、和设施(DOTMLPF)方面对海军的一体化空中与导弹防御努力做评估、整合和协调;配合作战司令部、资源赞助者、系统司令部、研究组织、条令编写者、训练组织和其他成就卓越中心(COEs)的工作;为海军提供防空反导作战任务支持。该中心还是美国海军一体化空中与导弹防御(IAMD)的领导机构,作为一个单独的中心来协调全部的海军航空力量与海军导弹防御力量并进行资源的整合,这中间还包括防空、巡航导弹防御以及弹道导弹防御。它把技术、概念、计划和研究融合在一起,为海军一体化空中和导弹作战防御(IAMD)任务提供支持。

  美国陆军空间与导弹防御司令部(SMDC/ARSTRAT)。该司令部也是美国陆军的战略司令部,其战略职能受美国战略司令部(USSTRATCOM)的管辖。该司令部的职能包括进行太空作战和为陆军部队提供规划、集成、控制及协调能力,支持美国战略司令部的太空、全球打击、全球一体化导弹防御、全球信息战,以及全球指挥、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C4ISR)作战任务。此外,该司令部还负责联合一体化导弹防御和全球弹道导弹防御等职能。至2005年9月,该司令部已经具备了完整的作战能力。该司令部下辖的部队驻扎在美国本土的科罗拉多州,其研究、开发和采购部门则驻扎在亚拉巴马州的亨兹维尔。美国陆军空间与导弹防御司令部(SMDC/ARSTRAT)由空间部队与研发技术单位组成,作战部队由陆军第1空间旅及第100导弹防御旅组成,承担陆军卫星监控及陆基中端防御使命。研发技术单位由太空与导弹防御未来战争研究中心、太空与导弹防御技术中心、技术与通用合成中心及合同与采办管理办公室组成。

  国防部信息系统局。通过提供通信设计和采购协助以及协调等支持C2BMC发展,包括国防信息系统网络服务卫星通信、DRSN、SIPRNET/NIPRNET。另外,C2BMC长途线路需要也通过与国防信息系统局的军种级协议进行采购、安装和运作。随着其他C2BMC产品在新地点中的投入使用,届时会决定一个适当的部门来提供通信工程、运作和维护支持。计算服务中心则提供C2BMC所需的数法及云计算模式。国防情报局联合情报作战中心。战略层级的情报支持由该中心提供。

  美国导弹防御局(MDA)则负责所有导弹防御装备的研制与采办,并提出了基于能力的“渐进式”发展途径,在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系统结构和明确的防御目标。如,Block1阶段的系统防御朝鲜远程导弹威胁,保护本土;Block2阶段的系统防御短、中程导弹威胁,保护各战区中美军前沿部署部队。Block1、3和4阶段的系统着重远程防御能力,而Block2和5阶段的系统注重发展应对近程威胁。某一阶段所具备的防御作战能力都会得到继续试验,并合成到现有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提升现有系统的综合防御作战能力。这种部署方式确保技术一旦可行就能应用于导弹防御。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领导的导弹防御国家小组为C2BMC的主要承包商,其它分包商包括波音、通用动力、诺斯洛普-格鲁门和“雷神”公司。导弹防御国家小组负责C2BMC系统的发展、测试、装备和操作与维持支持。C2BMC产品的研发和测试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阿拉斯加州汉斯威尔、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进行。并为内布拉斯加州、夏威夷、科罗拉多州、日本、德国和以色列部署的C2BMC提供现场操作、维护支持。

  C2BMC系统堪称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当之无愧的中枢神经系统及力量倍增器,随美军一体化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进一步与盟友的BMDS、美国的区域防空和巡航导弹防御系统整合已呈趋势。为构建以网络为中心的全球一体化导弹防御系统,C2BMC必将成为美军未来重点建设项目。未来以C2BMC为核心的全球一体化导弹防御系统,也将会对美军的网络中心战理论、联合作战理论以及三军体制编制产生深远的影响。参考资料(略)

  习 创新中国 创新创业 科技体制改革 科学技术创新政策 协同创新 成果转化 新科技革命 基础研究 产学研 供给侧

  军民融合 民参军 工业4.0 商业航天 智库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基金 装备采办 博士 摩尔定律 诺贝尔奖 国家实验室 国防工业 十三五 创新教育 军工百强 试验鉴定 影响因子 双一流

  颠覆性技术 生物 仿生 脑科学 精准医学 基因 基因编辑 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纳米 人工智能 机器人 3D打印 4D打印 太赫兹 云计算 物联网 互联网+ 大数据 石墨烯 能源 电池 量子 超材料 超级计算机 卫星 北斗 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 不依赖GPS导航 通信 MIT技术评论 航空发动机 可穿戴 氮化镓 隐身 半导体 脑机接口

  中国武器 无人机 轰炸机 预警机 运输机 战斗机 六代机 网络武器 激光武器 电磁炮 高超声速武器 反无人机 防空反导 潜航器

  战略能力办公室 DARPA Gartner 硅谷 谷歌 华为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军工百强

  黄志澄 许得君 施一公 王喜文 贺飞 李萍 刘锋 王煜全 易本胜 李德毅 游光荣 刘亚威 赵文银 廖孟豪 谭铁牛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的策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手慢无!地铁五号线红盘高品质装修规范+全明星瑰宝户型阳光城·未来悦今天全城认筹!

下一篇:奥迪雨量光照传感器怎么拆-奥迪雨量光照传感器怎么拆